流傳於古早複雜的神祕工法

讓清酒滋味更加提升的關鍵

用LINE傳送


時常在喝清酒的您
有發現到瓶身上不時有生酛、山廢、速釀等字樣嗎?
會不會時常被弄得模模糊糊的呢?
這些漢文的字樣並不非設計好看,而是一瓶清酒好喝的重要工序
讓我們一同來看看這傳統的重要工藝


  • 清酒的誕生

  • 生產可以大致簡略的步驟:

    1. 原料 (種植釀造米)
    2. 水洗 (清洗原料)
    3. 蒸煮 (煮成熟飯)
    4. 冷卻製麴 (讓米麴菌分解米飯)
    5. 投入酒母及酒醪 (讓酵母生產酒精維持長久發酵)
    6. 過濾除渣 (過濾發酵後的米渣)
    7. 火入 (熱殺菌處理)
    8. 儲藏 (熟成)
    9. 割水 (用水調整酒精濃度)
    10. 瓶詰 (裝瓶)



    雖然風味的影響有很多部分,但大致上最關鍵的大多是原料和投入的酵母若以兩者來作分別,酵母所產的風味遠大過精米步合(米的研磨)的效果,那麼酵母要投入前一定有個事前工作來預備酵母,但這工序要怎麼判斷呢?

    像是瓶身上有時會看到「速醸」、「生酛」、「山廃」與「菩提酛」感覺頗複雜的詞彙,都不外乎是製酛(製作酵母)的方式,而本次主要先帶大家認識傳統工藝『生酛』!



  • 生酛的起源

  • 生酛的確立大致是在西元 1700 年左右,當時酒造將這獨門的生產工藝,並以一個詞彙別稱,酵母取得來自大自然,但空氣中的微生物其實相當複雜多樣,因此生酛是個相當花費時間的技術。

    又加上保存不易,一個閃失會讓整個製作好的酵母報廢掉(受到汙染而變質),因此酒造特別在生酛製作上花費心思,除了控濕度控溫外,也要撇開其他汙染的可能,作好萬全保護才能培養好的酵母。



  • 生酛製作方式

  • 製作方式簡單分為:下料、搗酛(山卸)、控濕控溫。
    1. 下料:首先是將酵母、米麹、蒸熟的米和釀酒水分別添入矮桶中。
    2. 搗酛(山卸):酒造的藏人們站在小木桶的周圍,用「櫂」(類似槳的長棍)將蒸米、米麹和水充分混和。
    3. 暖氣加溫:讓酵母和麴菌充分在米糊中成長。



  • 生酛製作方式及生酛對清酒風味影響

  • 製作方式簡單分為:下料、搗酛(山卸)、控濕控溫。
    1. 下料:首先是將酵母、米麹、蒸熟的米和釀酒水分別添入矮桶中。
    2. 搗酛(山卸):酒造的藏人們站在小木桶的周圍,用「櫂」(類似槳的長棍)將蒸米、米麹和水充分混和。
    3. 暖氣加溫:讓酵母和麴菌充分在米糊中成長。

    以生酛製作的清酒,整體風味可說是複雜的,因有較多的乳酸,可能會有些許像是優酪乳品發酵風味,也會比較有點酸感,但對於清酒清爽穀物及花果香氣又能多了一層不同的口感,餘韻多半是濃郁深厚。



  • 🍶 大七生(酉元)梅酒 720ml

  • 這款梅酒選用的梅子主要是和歌山縣生產的大粒『南高梅』,釀造原酒並非常見的普通白酒,而是利用生酛釀造法釀造的清酒。
    米生酛口感醇厚,與梅子的酸味完美契合,無需添加過多糖分,調配出的梅酒香淳順滑。
    生酛梅酒一推出市場立即就在利口酒有關評選中奪得第一,並被多國的米其林星級餐廳選用。



  • 🍶 男山生(酉元)純米酒 720ml

  • 出產自男山株式會社的北海道清酒。
    以天然的製麴工法帶出米種特有的鮮甜。
    除了搭配海鮮之外,在秋冬更適合一杯獨享的佳釀。

    回上一頁
    禁止酒駕 酒後不開車 安 全 有 保 障 禁止酒駕安全有保障
    • 22152 新北市汐止區南陽街120巷30號之3
    • 電話02-2694-2888
    • 電子信箱enjoy609689@gmail.com
    • 免費專線0800-609689
    • 周一至周五 AM09:00 - PM18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