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自台灣的酒廠-噶瑪蘭
台灣威士忌的其中一道光芒



一般來說,蘇格蘭和加拿大那樣偏冷、偏乾的氣候,才最適合威士忌的蒸餾過程。 台灣的氣候條件對於生產威士忌來說,簡直是個劣勢!一年中,台灣有一半的日子最高氣溫超過30度,濕度也偏高。 Kavalan的首席釀酒師張郁嵐介紹,李董事長從年輕時就夢想擁有一座釀酒廠,但卻由於當時制酒業由政府擁有的台灣菸酒公司所壟斷,禁止民營酒廠,而沒能實現。 直到2002年台灣地區加入世貿組織,才結束了政府壟斷。

2008年酒廠開幕,選址在污染較少的台灣東部宜蘭縣,那裡出名的是雪山融水帶來的優良水質,又有巨大的降雨量,為酒廠帶來一些自然優勢。 除了資金以外,酒廠的成敗更取決於專家和技術。在遭遇不少外國專家的拒絕後,酒廠終於請來了重要推手、威士忌界傳奇人物Jim Swan博士,他的一大專長就是協助世界各地的酒廠,根據當地風土氣候做出適當的調整。

他在Kavalan設廠之初,便從蘇格蘭前往台灣,擔任顧問。他擁有化學和生物科學雙博士學歷,以科研的精神,幫助酒廠將氣候的劣勢化為優勢。 他也是台灣威士忌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推手,被譽為「台灣威士忌之父」。
對於一個新興產區來說,一方面威士忌酒廠不需要像在蘇格蘭那樣,受到諸多法律規章的制約,可以盡情實驗,有廣闊的創新天地!

回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