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過Gin Tonic那你懂Gin Tonic嗎?
來了解一下經典的調酒吧



在資訊透明調酒普及的世代,喝到調酒的機會非常多且各式基酒都有屬於他的經典,以琴酒為例那就是非Gin Tonic莫屬了!
一杯經典造就層出不窮的變化,基酒的底蘊讓所有人皆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味道。
早在1630年代開始,由於Chinchon伯爵夫人在祕魯不幸感染瘧疾,其丈夫西班牙總督命令當地的印加人想想辦法,
服用安第斯山脈中Quinquina樹皮所製成的草藥後,竟神奇的治癒了,西班牙人便將其帶回歐洲,
後來的瑞典植物學家Carolus Linnaeus為了紀念她便重新命名為金雞納樹(Cinchona),
對於發燒、消化不良、咽喉疾病、甚至於癌症的療效,馬上造成一陣旋風。

至1817年法國科學家Pelletier和Caventou發現了提煉其中最具藥效的成份「奎寧」的做法,
1825年英國已經開始有人將琴酒與奎寧補品一併服用的做法,堪稱是Gin Tonic的濫觴;
由於祕魯禁止出口其種子出口,在1860年代Charles Ledger看見了大撈一筆的機會,走私了樹苗回歐洲販賣給英國與荷蘭。
在那個大航海殖民時代,歐洲各國紛紛前往亞洲劃地為王,但往往病死的士兵比戰死的還多,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需求,
已經造成南美洲原產地的金雞納樹瀕臨絕種,誰能掌握了這稀有的資源便能掌握大局,
荷蘭在印尼爪哇建立的產地,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甚至擁有九成的市占率。

說到琴酒調酒,最經典就非 Gin Tonic 莫屬了!人家常說看一位調酒師的功力,

回上一頁